健身房,在大多數人的眼里是健身、娛樂、休閑的場所,多數部隊建設健身房、采購健身器械屬于政工部門的工作,很少將健身器械應用到體能訓練中。主要原因三個方面:一是對健身器械認知存在誤區,缺乏對健身器械功能性了解;二是缺少健身器械教練和方法,未能將健身器械與基礎體能、戰斗體能有機結合;三是健身器械選型、配置不合理,造成實用性不強。
隨著體育行業迅猛發展,健身器械已經從機械化向智能化轉變,由單一功能向多功能、多用途健身器械發展,利用健身器械組織基礎體能、戰斗體能訓練是未來發展的趨勢,是解決制約官兵體能訓練短板重要手段,也是解決部隊受駐地場地、雨雪天氣等因素無法開展訓練重要保障。

利用智能健身器械,實現個性化體能訓練。將健身器械變身為體能訓練的“私人教練”,將人、處方、課目和器械融為一體,實現一人一評估,一人一計劃,一人一處方,一人一訓練量。通過智能器械實時獲取個人訓練計劃、訓練處方、最大訓練量、動作完成情況等詳細數據,分解課目訓練動作,建立示范、跟學等視頻教學方法,讓每個參訓人員跟學跟訓,自由組訓,清單式完成個人訓練任務。

利用智能健身器械,實現精準化體能訓練。將健身房變身為體能訓練的“加油站”,合理配置有氧、力量、自由力量、康復等器械,充分利用智能器械特點開展爆發力、力量、耐力、協調、柔韌、核心穩定性等訓練,精確訓練各個部位肌肉,結合科學訓練方法和姿態捕捉手段,著重解決部隊官兵個人體能訓練短板,做到精細化、精準化的訓練,幫助官兵提升體能訓練水平。
利用智能健身器械,實現智能化體能自評。將健身房變身為體能考核成績的“倍增器”,將基礎體能評估融入健身房建設中,實現訓練與評估一體化,即訓即評,以訓促評,以評促升,讓每位參訓人員輕松掌握自身訓練成長和成績提升情況。同時,通過統計訓練、考核過程數據,分析個人存在不足和偏科等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