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武警特警學院軍事體育教研室自主擇業兩年來,為30多家部隊基層單位指導軍體訓練,很多基層官兵跟我交流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有些單位每年外請地方競技體育專業教練為部隊指導訓練,但成績提高并不明顯。通過認真分析思考,結合20年軍事體育教學經驗,總結兩年來指導部隊軍體訓練的實際,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不了解軍事體育訓練的指向
地方體育專業教練對競技體育訓練方法、訓練手段掌握較好,但對軍事體育的訓練目的把握不準,僅僅針對項目練項目,不了解軍事體育訓練的目的意義,不掌握軍事體育動作模式對技戰術支撐內涵,更不清楚軍事體育與射擊、單兵戰術和專業技能之間的關系。導致目標指向有偏差,不但割裂了科目之間的聯系,導致成績提高不明顯,更不能很好的為部隊戰斗力服務。
二、不清楚競技體育與軍事體育的區別
軍事體育是體育的一個分支,雖然與競技體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但完全照抄照搬競技體育的訓練方法和手段針對性是不強的、訓練效果也會打折扣的。指導訓練要根據部隊任務方向、官兵人員類別和軍事體育訓練內容特點進行組織實施,如5000米跑和五公里武裝越野雖然距離相同,但有本質的區別,訓練的方法手段也不相同,如果用5000米跑的訓練方法訓練五公里武裝越野,不但成績提高不明顯,而且容易造成訓練傷病。
三、不明白部隊管理與訓練的關系
部隊經常說“以訓促管、以管促訓”和“嚴格訓練、嚴格管理”、嚴格要求,充分說明軍事體育訓練與人員管理是密不可分的,與地方運動隊的管理訓練有著本質區別的。部隊管理中滲透著思想政治工作,將知兵愛兵和培育戰斗精神融入到軍事體育訓練中,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不關注軍事體育發展動向
軍事體育是技戰術的基礎,也是戰斗力重要組成部分,每一次《軍事體育訓練大綱》修訂,都是依據武器裝備的發展和作戰樣式的改變而完善的。大部分地方體育教練因不關注、不清楚軍事體育發展的內在動力,導致出現軍事體育訓練與支撐方向“兩層皮”現象。
以上觀點是我個人的初淺認識,不含有對一些教練員的偏見認識,旨在找到制約基層部隊軍事體育提高的瓶頸,繼續為部隊建設奉獻余熱,不當之處懇請批評指正,多提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