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針對地方競技體育教練把握不好軍事體育訓練的原因進行了客觀分析,本期我結合自己多年軍事體育教學體會和部隊工作實踐,對部隊軍事體育訓練存在問題進行分析。
一、訓練效率不高
一是訓練密度不夠。教練員不能合理有效的利用場地和器材,如跳馬、攀登、蛇形跑等,致使少數人訓練,多數人觀看,訓練效率不高。
二是訓練標準不明。由于動作標準把我不好,導致訓練時間與產出效果不成比例,如弓箭步、俯臥撐等力量訓練時,由于動作標準低,使訓練強度降低,訓練效果不明顯。
三是訓練方法不對。由于組訓者缺乏專業理論,致使運用訓練方法針對性不強,訓練時不能針對不同體質、不同成績官兵運用不同方法,還有“一刀切”、“一鍋粥”現象。
二、訓練強度不夠
一是持續訓練方法用的多。練心血管耐力的時候多用持續訓練的方法,只是跑距離或跑世間,對速度沒有明確要求,訓練強度較小,訓練效果不明顯。
二是力量耐力練的多。由于缺乏器材和訓練習慣,力量訓練時多采用克服自身重量訓練的方法,如俯臥撐、仰臥起坐等,克服阻力強度小,肌肉力量增長緩慢。
三是大肌肉群力量練的多。重視大肌肉群力量訓練,質忽視小肌肉群訓練,容易導致肌肉房展不平衡,進而造成訓練傷。
三、訓練方法不科學
一是就項目練項目。由于對科目內容理解的不深不透,導致科目是什么就練什么,如障礙訓練就直接練通過障礙,而沒有針對障礙的專項素質進行訓練。
二是輔助訓練方法少。器械、跳馬、攀登多采用完整動作練習,沒有將動作分解,逐一進行訓練,也不能針對內容重難點分步細訓。
三是受媒體影響較大。由于缺乏軍事體育專業知識,導致盲目追崇自媒體、抖音上的一些文章和視頻,如跑姿、多少級俯臥撐、十級引體向上、胖班長等訓練方法。而沒有針對官兵身體素質特性,選用針對性較強的訓練方法,不但訓練效果不明祥,而且也會由于關節和肌肉代償,出現訓練損傷。